日前,《邢臺市“制造強市”建設行動方案(2023-2027)》印發,方案緊緊圍繞“工業立市、產業興市、制造強市”發展戰略,全力實施“八大行動”加快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,強力推動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。
方案提出,力爭到2027年,制造強市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。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超過1500家;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68%;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超過100家;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達到100家;縣域特色產業集群“領跑者”企業達到100家。
一是實施項目建設提升行動
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統籌,爭取引進落地一批產業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項目。加強項目管理,建立健全項目推進機制,實施項目包聯服務,強化土地、審批、資金等要素保障,及時解決困難問題,加快項目落地落實。滾動實施“百項技改”,聚焦裝備制造、健康食品、生物醫藥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重點行業,結合數字賦能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,引導存量企業加快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改造提升。
二是實施創新能力引領行動
完善“微成長、小升高、高壯大”梯次培育機制,實施高新技術企業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培育工程,支持制造業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企業技術中心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多種形式的、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創新平臺。開展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行動,促進成果轉化,聚焦工業“五基”,以重點領域進口產品國產化替代為目標,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。
三是實施數字賦能升級行動
推進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在工業園區普遍應用,在行業龍頭企業建設企業級、行業級、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。實施“萬企上云”計劃,從管理數字化、業務數字化等14個方面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力爭實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全覆蓋。實施數字化改造,推薦培育一批省級以上智能制造集成商、標桿項目、優秀場景、示范工廠。
四是實施綠色發展轉型行動
制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,促進先進適用的工業綠色低碳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、新材料推廣應用。加快建設綠色工廠、綠色園區、綠色設計產品、綠色供應鏈等管理企業“四位一體”的全流程綠色生產模式,從產品、企業、園區、供應鏈等多層級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標準。強化“節能監察”,大力推廣先進節能、節水技術和裝備,創建一批能效、水效標桿企業。
五是實施優質企業培育行動
構建縣級創新型企業培育、市級專精特新定向培育、省級示范引領、擇優打造國家級“小巨人”企業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。動態更新臨規企業企業培育庫,加大困難企業幫扶,推動企業“小升規”。建立覆蓋創新型中小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數據庫,精準定位“小巨人”企業技術需求,推動有需求的“小巨人”企業科技特派團全覆蓋。
六是實施園區能級提升行動
重點緊盯全市53家“鏈主”企業的上下游合作企業,積極為鏈主企業“接鏈”搭橋,加大以商招商、以企引企力度,推進產業鏈條“強筋壯骨”。建設科技服務集聚區,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優惠活動。進一步落實深化簡政放權,做到“一枚印章到底,清單之外無審批”;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,推動更多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、全程幫辦,積極營造尊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。
七是實施產業集群提質行動
強化“領跑者”企業帶動作用,建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“領跑者”企業培育庫,深入實施六大行動,從強化要素保障、加強企業管理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實施精準培育。以重點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為主要抓手,以“六大路徑”為突破點,引領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走“集群化發展、園區化承載、大項目帶動、大企業引領”的高質量發展之路,促進數字經濟和特色產業集群深度融合,推動全市特色產業做大做強。
八是實施質量品牌突破行動鼓勵企業應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先進手段提高質量管理水平,構建以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,打造一批管理創新標桿示范企業。實施產品、企業、集群“三位一體”品牌推廣活動,以自行車產業、食品產業、羊絨產業、寵物產業、玻璃產業等為重點,推薦企業參加“冀有特色”品牌宣傳,參與“冀優千品”河北制造網上行活動。